close

  “發展壯大集體經濟,讓全體村民在安居、就業、保障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充分受益。”這是鄒光蓉2005年當選龍泉驛區大面街道蒲草村黨支部書記後向全村許下的承諾。當年那個“知難而退”的新人,如今變成蒲草村民眼中能幹的女支書。
  鄒光蓉(右一)從1994年開始擔任原連山村婦女主任,併在1999年兼任村主任。2005年,連山村和周邊的蒲草村、土橋村進行區劃調整,三村合併後誕生新蒲草村,鄒光蓉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。新村集體負債達180萬元,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,而一些原村的村民都希望得到政策的傾斜,鄒光蓉只有在各方間平衡協調,這讓她這個新支書實感難受。於是,上任不到一年的她決定辭職。經過領導苦口婆心勸導以及家人的鼓勵,鄒光蓉回到村上,這一次,她下定決心,要幹些事情出來。
  為了兌現自己當選時許下的承諾,她帶領全村盤活集體資產,處理土地歷史遺留問題。2011年底,蒲草村不僅還清了180萬元的歷史欠債,還實現村集體創收260多萬元的奮鬥目標。為發揮現代葡萄種植優勢,她先後多次前往農科院所和農業部門,邀請專家到田間地頭向村民培訓新技術、推廣新品種,聘請專家組建葡萄科技顧問團,使村民熟練掌握葡萄的生產管理技術。在這位女支書的帶領下,蒲草村從一個經濟收入匱乏的農業村,變成一個以葡萄種植為主導產業、農業經濟收入快速增長的富裕村。2012年末,村級銀行存款餘額突破365萬元,固定資產達到505萬元,農村經濟總收入突破18億元大關,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675元。成都晚報記者 陳艾  (原標題:帶村民種葡萄 還了債務還賺了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q76tqirv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